今年大年初二(2/11)陪93高齡的老媽回西湖鄉鴨母坑娘家,舅舅與舅媽送
的「日本棕」,搬上車時舅媽特別交代這蠻貴的要好好照顧喔!」。

回家後上網查資料,原來正名為「斑葉觀音棕竹」,若回到民國60~70年
代,一盆
可能價值一棟房子,目前市場上這仍屬於較高價的觀葉植物之一
比常綠的觀音棕竹高6~8倍。
 

 


斑葉觀音棕竹學名Rhapis excelsa cv.'Variegata',棕櫚科棕竹屬多年常綠性
灌木,又稱斑葉棕竹、斑葉觀音竹,是園藝栽培種,葉面綠色有黃白斑紋,
葉掌狀深裂,樹幹叢生細長通直,具環紋,葉梢基部有黑褐色纖維,葉姿清
秀,高雅耐陰,是美觀之庭園樹、盆栽樹。


====================================================


其實在開墾宛兜園之前,就在牛欄旁發現一大片莖像藤條、葉子像棕梠樹
常綠植物,現在總算知道它叫「觀音棕竹」
應該是老爸生前種的,不過
由於
數十年沒有整理,自然生長到路中間
影響人車通行,總數約有五十幾株
大部分都有一人高,在開墾當時以為是沒用的雜草,全被小弟用鏈鋸機、
柴刀砍光,
後來還加上怪手整地開新路,全都埋進土裡了。

昨天回碗兜園工作時還特別回去原地(舊路)察看,發現有幾棵又長出來了
以後不再把它當「草」,會把它們當作寶」好好愛護它們,找個時間
把它們移到園邊當綠籬或是挖起來當盆栽美化庭園。






 

以下引用自園藝文摘 ---

觀音棕竹是常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為Rhapis excelsa,別名:觀音竹、
棕櫚竹、筋頭竹、琉球竹、虎散竹,因其樹幹可做手杖或雨傘柄,所以更常
被稱作拐仔棕。其原產地是中國及日本,性喜高溫多濕,但耐陰與耐寒性也
很強,非常容易栽種,是常見的園藝植物。早期更是台灣出口種子的重要作
物之一,每年11月底至12月底是種子品質最好的時候,台灣以出口此類常綠
植物賺進不少外匯。

觀音棕竹聽起來好像與竹相關,但實際上它是屬於棕櫚科的矮灌木,它的枝
幹上有很特別濃密的咖啡色網狀纖維包圍,葉為狹長的掌狀裂葉形,略帶細
鋸齒緣,裂葉數不一定,葉脈是很規則的褶痕,葉面具光澤 。雌雄異株,花
序從葉腋抽出,呈穗狀花序,花期約在六月到七月之間,淡黃色花很小。漿
果為闊橢圓狀,表面有鱗片,果熟期在一月到三月,成熟果是紅色,但花跟
果時都不顯眼,不是觀賞的重點。

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或播種繁殖,一般以分株繁殖生長較快且可以保持其品
系。若以播種繁殖,則最好在採下種子後盡快播種,溫度若三十度以上,約
一個半月可發芽,溫度越低則等待發芽的時間越長。假使採收後時間過太久
,種子溫度升高或水分喪失就會降低發芽率,在運送過程中,可裹滑石粉,
以吸取因熱產生在種子間的水份,防止發霉。或者可去除果肉,以泥炭土包
裹冷藏爭取更多時間。

觀音棕竹適合栽培在略有遮陰且排水良好的地方,相較於其他植物,很少有
病蟲害,改善室內空氣的效果也很好。可作室內盆栽、庭園樹、工業用或藥
用等多用途,是個經濟又實用美觀的作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甫 的頭像
    阿甫

    宛兜園 (阿甫的休閒農場)

    阿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